| 师德建设 |
| 热门文章 |
| 推荐文章 |
| 文学院---- 于海博 |

三尺讲台写青春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从选择教师职业起,我就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大学毕业后就到沧州师专任职,最初仅担任辅导员工作。当时我的学生,最小的比我小四岁,最大的比我还要大两岁,绝大多数是我的同龄人。但无论学生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在我心里他们都是弟弟妹妹,既然家长把他们送到学校,我就要担负起照顾他们的责任。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把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了学生工作中,积极为他们做好生活服务。学生生病了,我嘘寒问暖,悉心照料;思想苦闷了,我耐心进行疏导开解;经济上有了困难,我也慷慨解囊帮他们度过难关。直到今天仍记得刘德友病愈复学来向我销假时的感激神情,尤之霞遭遇抢劫后对我如见亲人般的相拥而泣,牟琳说我的劝解如春风化雨,能沁人心田时的真诚与感动……虽然当年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点滴相处却使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使我直到今天仍和他们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联系。

转入专业教师岗位后,我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成为我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曾经的学生经历使我深知一位好老师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我之所以会选择唐宋文学作为教学科研的方向,就是因为上大学时遇到了两位好老师,一位是商隶君老师,一位是河北师大的阎福玲老师。他们把我引入唐诗宋词的神奇境界,让我找到了可以为之付出终生的事业。而为人父母的人生阅历则让我更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里学有所成。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自己都希望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又怎么能不使出浑身解数,尽量把课教好呢?因此,我很快就把学生工作中的高度责任心转移到了教学工作中。为了能把课上好,我在课下花了大量时间备课。当初孩子小,正常时间难以利用,我就常常在晚上孩子睡着后赶紧读书备课,每每工作到深夜。升本前后,由于上新专业,教学任务变得更加繁重,除以前上过的课程外,我还同时承担了两门新课,这样仅靠晚上的时间根本不够,常常不得不在凌晨三四点钟又起来备课。说实话,这样很累,付出很多,有时确实也想凑合凑合算了,但事到临头,心里却偏偏过不去,即使再累也要把事情做好。因为看着学生们听得起劲,我自己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它足以抵消我课下的辛劳,让我感到工作有价值。有的老师去听我的课,说看不出是上新课,觉得我很老练,虽然其中不乏老师们鼓励的成分,但学生的反应告诉我,他们对我的课还是认可的。现在,我教授的课程都已不再是新课,但每次上课前我还是会认真修改教案、调整教学内容、仔细揣摩教学方法,这不仅是因为学情有所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更主要还是因为一贯秉持的责任心使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愿意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打造成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生为重心、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有效教学,也衷心希望能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责任心,还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为了快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展学术视野,我积极寻求深造机会。2007年我考入河北师范大学,成为阎福玲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在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有针对性地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掌握学术规范,培养学术眼光。经过三年苦读,于2010年顺利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大飞跃。然而学校升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硕士学位我仍觉得底气不足。因此2013年,我又通过跟随著名学者詹福瑞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了新一阶段撇家舍业、奔波劳碌的求学生涯。虽然学习很辛苦,但导师的倾心指导和个人的勤奋努力使我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术视野也获得了极大开拓。学业上的精进不仅提高了我的学术研究能力,也使我具备了在教学中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对各种教学资源自如拓展的能力。近年来,学生们常常评价我的课内容充实,说我学识渊博,这让我觉得这些年的不懈学习、辛勤付出都收到了最好的回报。

如果说外出进修学习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则让我有了向其他老师广泛学习的便利条件。通过听课,我获益良多。如肖菊萍老师讲授《子夜》时,联系小说与现实的经济矛盾发动学生讨论,使我认识到:历史的螺旋式发展使文学和现实存在着某种自然的联系,当学生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时,他们自然就会对文学本身进行思索和探究。我虽然是讲古典文学,但一定要将古典和现代结合,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使之与文学产生共鸣。当听王洪志、刘用良老师的课时,我又发现艰深的理论课原来可以变得如此温和亲切,而孙云英、赵静春老师的风趣幽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课让我发现了每位老师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找到了可以学习借鉴的闪光点,在老师们的感发下,我努力调整自己的教风教态,力求融汇众家之所长,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个人教学风格。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了使中国古典文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好的传承,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早在2007年我校多媒体设备尚未普及时,我就和计算机系的黄琳娜、谢德银、肖洪云、刘霞等老师组成科研团队,努力探索多媒体技术与古典文学课程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通常人们都认为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用课件来上课,但我们却并未停留在这一简单层面上,而是更关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力求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此,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利用课堂教学和课余时间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并参加了河北省第十一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和全国第十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获得了河北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2013年该项目申报河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由于对改革大学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而荣获三等奖,目前已面向全省推广。通过科研实践,我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怎样选择、组合多媒体素材、如何规避多媒体直观性与唐诗宋词含蓄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运用信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等问题都有了深刻体会,这使我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全面改进。当我用这种全新理念和全新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后,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我也因此多次在年终考评中获得优秀。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是如此,讲台又何尝不是如此。三尺讲台看似狭小实则宽广,教师的教风教态、教学方法、知识储备、专业水平、道德品质、个人魅力都会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展露无遗。要想在台上从容潇洒,台下自然要多多付出。时代在不断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只要我们认真负责、甘洒青春,不断自我完善、与时俱进,一定能为学生奉献一堂堂精彩的好课!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工会